实验室如何实现百级洁净度?
发布时间:
2024-12-19 14:33
实验室要实现百级洁净度,需要从建筑设计、空气过滤系统、人员和物品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,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要点:
1. 建筑设计
- 空间布局规划
- 合理分区:将实验室划分为洁净区、准洁净区和非洁净区。洁净区用于高精度实验操作,如精密仪器检测、细胞培养等,应位于上风侧,减少外界污染的干扰。准洁净区用于辅助实验操作,如试剂配制、样品预处理等,非洁净区则用于放置设备维护工具、废弃物处理等设施。
- 隔离措施:采用实体墙或密封性能良好的隔断材料,如彩钢板、铝合金框架和玻璃等组合,将洁净区与其他区域有效隔离。在洁净区与准洁净区、非洁净区之间设置缓冲间,缓冲间的门应采用互锁装置,防止同时开启造成空气对流。
- 地面和墙面处理
- 地面材料:选择无缝、平整、耐磨、耐腐蚀且易清洁的材料,如环氧自流平地面。这种材料能够有效防止灰尘产生和积累,并且可以抵抗化学试剂的侵蚀。
- 墙面材料:墙面应采用光滑、不产尘、易清洁的材料,如彩钢板墙面。其表面平整,缝隙少,有利于减少灰尘附着点,并且便于日常的清洁和消毒操作。
2. 空气过滤系统
- 高效空气过滤器(HEPA)
- 选型与安装:选择合适的 HEPA 过滤器,其对 0.3μm 粒径的粒子过滤效率应不低于 99.97%。根据实验室的空间大小和送风量要求,计算所需的过滤器数量和尺寸。将 HEPA 过滤器安装在送风管道末端,确保过滤器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紧密,无泄漏。
- 定期更换和维护:建立严格的过滤器更换和维护计划。根据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和实际使用情况,一般每 1 - 2 年更换一次。定期检查过滤器的阻力,当阻力超过规定值时,应及时更换或清洗(对于可清洗型过滤器)。
抗菌防病毒高效过滤器
- 空调系统
- 恒温恒湿控制:安装精密的空调系统,能够精确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。对于百级洁净实验室,温度通常控制在 20 - 24℃,相对湿度控制在 45 - 60%。空调系统应具备再热、除湿和加湿功能,以应对不同的环境需求。
- 送回风方式:采用单向流送风方式,即空气以均匀的速度(通常为 0.3 - 0.5m/s)从天花板的高效送风口垂直向下流动,经过工作区域后从地面附近的回风口排出。这种送风方式能够有效地将污染物排出实验室,保证工作区域的洁净度。
高精密环境控制系统:可实现温湿度、洁净度高精密控制
3. 人员管理
- 人员培训
- 洁净意识培训: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进行洁净意识培训,包括洁净室的基本原理、操作规程、污染控制措施等内容。让人员了解洁净度的重要性,以及他们的行为可能对实验室洁净度产生的影响。
- 操作技能培训:针对实验室内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,进行专门的操作技能培训。确保人员能够正确地使用设备,避免因操作不当产生灰尘、飞沫等污染物。
- 人员进出流程
- 更衣程序:设置专门的更衣室,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更换洁净工作服、鞋套,佩戴帽子、口罩等防护用品。工作服应选用不产尘、防静电的材料,如聚酯纤维织物。
- 风淋室使用:在洁净区入口处设置风淋室,人员进入洁净区前必须经过风淋。风淋室通过高速洁净气流吹除人员表面的灰尘和颗粒物,一般风淋时间为 15 - 30 秒。
4. 物品管理
- 物品进入流程
- 清洁处理:所有进入实验室的物品,包括实验设备、试剂、耗材等,都必须经过清洁处理。设备应在实验室外进行清洁和擦拭,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油污;试剂和耗材应在传递窗内用洁净的湿布擦拭外包装后再进入。
- 传递窗使用:在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设置传递窗,传递窗应具备紫外线消毒功能。物品放入传递窗后,关闭外门,开启紫外线消毒,消毒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,然后在洁净区内打开内门取出物品。
- 物品存放管理
- 分类存放:在洁净区内,对实验物品进行分类存放。将常用的实验设备和试剂存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,同时避免物品堆积,保持存放区域的整洁。对于易产生灰尘的物品,如纸张、木材等,应尽量避免放入洁净区。
- 定期清理:定期对洁净区内的物品进行清理,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和完整性。过期或损坏的物品应及时清理出洁净区,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上一页
相关新闻

微信公众号